信息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学习资料】“三研究”专题丨刘焱教授:研究玩具 关注幼儿 在游戏中与幼儿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
     
    导 读

          从2015年底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焱教授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的幼教一线专家和幼儿园园长、老师们开始研究幼儿伴随“好玩具”“好童书”的游戏与学习过程,并且通过研究幼儿和“好玩具”“好童书”的互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从2017年1期开始,《学前教育》杂志开辟了“幼儿园里的三研究”专栏,旨在推广幼儿园寻找“好玩具”“好童书”以及研究玩具和童书、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的的经验,以“发现”好玩具和好童书为起点,以“研究”玩具和童书为抓手,以推动教师关注幼儿游戏、丰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刘焱教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幼教装备分会和《中国教师报》携手,从2015年12月15日开始,在全国启动首届“两寻找”(即寻找身边好玩具、寻找身边好童书)和“三研究”(即研究玩具和童书、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系列活动。 

        “两寻找”“三研究”系列活动以“发现”好玩具和好童书为起点,以“研究”玩具和童书为抓手,以推动教师关注幼儿游戏、丰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为旨归。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近500所幼儿园、2500多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征集到了4000多件研究案例,初选上报了400件好玩具和200本好童书。 

        玩具的重要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师的“教”狭义理解为“讲授”“告知”,上课被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幼儿的游戏活动得不到应该有的重视,幼儿园的玩教具配备与研究更是被轻视和忽视。很多幼儿园的班级活动室,只有课桌椅板凳、幼儿人手一册的教材,很少有适合幼儿使用的玩具和童书。近些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是,玩具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受到普遍重视。

        玩具之于幼儿,不仅是童年生活的亲密伴侣,也是最适合幼儿学习的“课本”。前苏联心理学家艾里康宁指出,社会创造玩具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年轻一代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经验。传递和传承人类世世代代积累的社会文化历史经验,并用这种经验滋养年轻一代的心灵,推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教育永恒的使命。

        正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人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生活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人不是依靠本能,也不是仅仅依靠个人经验来适应环境。每个人都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即便是最基本的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也打上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印记。幼儿需要掌握社会发明创造的社会感觉经验标准(例如,确定颜色、形状等的标准以及相应的语言符号标志)才能形成人所特有的感知觉能力。

        玩具是幼儿学习社会感觉经验标准的重要媒介。如图1所示,玩具是幼儿认识和掌握形状、颜色等社会感觉经验标准的标准化“教具”。只有掌握这些标准,幼儿才能分析周围生活中实际物品(例如汽车)的形状构成与特点。而图2所示的拼图类玩具则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以标准形状为参照,来分析事物的形状构成。

        玩具凝结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是文化传递、传承和传播的工具。玩具具有幼儿喜闻乐见的特征,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想象和创造,支持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幼儿的学习资源,玩具具有独特的“发展适宜性”。

       研究玩具的重要性

        仅仅为幼儿提供玩具是不够的,教师要像研究文字教材一样去认真研究玩具。研究玩具,可以使我们成为“有准备的教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在游戏现场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看懂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等,使我们的指导方法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需要。

        玩具的性质和特点影响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也影响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因此,教师的游戏指导方法要“因材而异”。

        比如,在美工活动、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活动区域,大量使用的是低结构材料。教师应当鼓励幼儿自主自由地探索、想象、表达表现。本期介绍的研究案例“孩子们的超级军舰”中,幼儿所用的玩具“结构大师”就是低结构玩具。

        再如,益智玩具区主要是高结构的益智玩具,例如棋类玩具、拼图玩具等。本期介绍的研究案例“镜中猜”也是高结构玩具。这类玩具包含一定的问题和任务,要求幼儿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应当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注意力、目的性、坚持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支持、启发、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在游戏现场看懂幼儿的行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儿童,“蹲下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玩具,思考玩具对于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自己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为幼儿解决问题、搭设支架。

        正如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所说:“我以前不理解孩子拿到玩具为什么要把玩具都倒出来摊在桌子上和地上玩,散落在地上的玩具看着杂乱无章,收拾整理起来也更麻烦。虽然我不会去过多干涉幼儿,但也会提示孩子玩玩具的时候需要什么拿什么。但是,今天我自己体验时,拿到玩具也是第一时间不由自主地把玩具都摊在了地上,因为我想知道这套玩具里究竟有什么。我想看看各种各样的零件都是干什么用的。我忽然理解了孩子拿到玩具为什么都把玩具倒出来摊在桌上和地上,因为这样更方便观察、认识材料,选择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回到班里,我要看看怎样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的空间,思考什么样的收放方式更便于幼儿游戏。”

       为什么要研究儿童

        研究玩具仅仅只是我们的起点,还应当进一步在游戏现场去研究幼儿怎样使用玩具。玩具作为幼儿的“课本”,具有不同于文字教材的特点。

        文字教材传达给学生的往往是确定的事实和信息。玩具更像是开放式的“课本”,幼儿自身的特点决定着他(她)与玩具互动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幼儿对待同样的玩具,有不同的想法和玩法。幼儿独特的想法和玩法反映出幼儿独特的个性。

        游戏是教师观察了解幼儿个体特点的最佳途径。教师要研究幼儿在使用玩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特点,理解幼儿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处于发展中的、拥有人的尊严和独特个性的人。如果说,研究玩具让我们把视线从教材转向玩具;那么,研究儿童让我们把视线从物转向人。

        通过这种视线的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将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过去仅仅关注自己的“教”转变为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学习;“以学言教”“以学定教”,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决策,“因人施教”,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教学活动更为适宜有效。

        在《学前教育》杂志的将发表部分优秀研究案例,幼教装备网也将进一步发布更多的研究案例,我们将会陆续看到更多教师分享他们研究玩具、研究儿童的优秀案例。

        为什么要研究教学策略

        玩具要成为幼儿适宜的“课本”,成人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少的。我们不仅要像研究教材那样认真研究幼儿的玩具,认识和理解玩具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也要研究如何运用玩具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放手让幼儿自由自主地玩,其实并不是件难事。父母往往采用这种态度对待孩子的游戏。我们在生活中往往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一堆沙专心致志地玩,几个妈妈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孩子,只要孩子不打架,她们很少会去干涉孩子。尤其是每到儿童节或新年,父母总会给孩子买玩具作为表达“爱心”的礼物。但是,当玩具完成了“交接”仪式以后,父母往往希望孩子一个人乖乖玩,“你自己玩,别打扰我就好”。幼儿教师是专业工作者,不能像父母那样对待幼儿的游戏,“看堆放羊”,放任自流。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和我们的服务对象处于同一水准,那么,我们就不能称之为“专业工作者”。幼儿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幼儿自由自主地快乐游戏,更要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经验,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与幼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我和你”的人际关系,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负有特定使命形成的“我和你”的关系。无论是在什么情景(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下,师幼互动的目的,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是“不断地将新的一代人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形成“共享的理解”。教育不同于儿童的自然发展,也不能以儿童的自然发展为结果。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支持、丰富和引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所以,维果茨基把教学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应当超越儿童“自然的发展”,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不仅仅要研究玩具、研究儿童,更要在此基础上研究能够支持、丰富和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策略。我们研究玩具、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根本目的是促进、丰富、引导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长期以来,在以上课为基本活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已经形成了“我讲你听”的单向传递灌输的教学习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动学习,“以学言教”“以学定教”。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一种需要学习、研究的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幼儿教师通过参加“三研究”活动,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的目标是:发现好玩具,发展好儿童,成就好教师!

       (原文发表在《学前教育》杂志2017年1期)


版权所有: 昆山高新区阳澄湖科技园幼儿园
地址: 昆山市博士路5号